品牌风向标 升级指导
品牌发声 对话领袖
优选行动 以往鉴来
品牌升级 塑造形象

初二女生沉迷抖音上瘾 脱节现实生活

来源:浙江新闻 发布时间:2018-08-31 11:55:57 1977

抖音

“医生,如果你能让我妈妈每天给我时间玩抖音,我就接受治疗。”浙江杭州市七医院学业压力门诊主治医师徐鸥没想到,眼前这个文静内向的小姑娘,一来就语出惊人,跟自己谈起了条件,他也确实没有想到这个文静的小姑娘已经在沉迷抖音这条路上不可自拔了。

据浙江新闻客户端8月30日消息,雯雯(化名)今年上初二,2月份以来一直沉迷抖音,每天几乎所有时间都花在这上面。家长尝试了各种劝诫的办法,结果却变本加厉。今年5月,只能带着雯雯找医生进行心理咨询。这才有了开头这段对话。

数据显示,目前抖音的主要用户为35岁以下的人群,占比90%,特别是一些“00后”已经成了抖音的“重度围观者”甚至使用者。

“我一套字体能卖100块,还有人要拜师”

眯着眼睛、反应迟缓、不善社交,这是徐鸥对雯雯的第一印象。徐鸥告诉记者:“每次只要跟她谈到抖音上的事,她就会特别开心,开始侃侃而谈。但是,一说起爸爸妈妈,她就闭口不言。”

与一般人不同,雯雯在抖音上发布的视频,主要是字体的特效制作。她认为:“我这是在展示自己的才艺。”而当视频逐渐被更多人关注,点赞、留言接踵而至,特别是有人私信她要购买字体,甚至拜她为师时,雯雯感受到了极大的成就感。

抖音开放的自我展示平台,15秒视频对于高潮心理需求的满足感,点赞、积累粉丝获得的成就感,以及私信联系的社交性等属性,都让雯雯在短期内,在该平台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满足了其交往、归属和尊重的心理需求。

这样,雯雯花在抖音上的时间越来越多。据悉,刚开始的时候,除了睡觉,她几乎所有时间都在抱着手机刷抖音。逐渐,雯雯的生活除了抖音,再无其他。

咨询过程中,雯雯曾提出过这样的想法:“我的字体一套能卖出100元,现在我能保证自己每个月的日常开支,既然如此,为什么我还要上学?”她还会得意地向徐鸥炫耀:“我做的字体,即使有些是违规词语,抖音后台也查不出来。”

除了满足感和成就感,雯雯还一直保持着危机感和竞争性。她告诉徐鸥:“我们这个圈子是有竞争的,如果我发的频率减少了,新鲜度降低,这样看视频的人就会变少。”因此,雯雯认为,自己必须时刻在抖音上保持高频次的曝光率,才会有更多人来关注、认可她的才艺。

尽管雯雯在抖音上卖字体、收徒弟,与别人交流起来滔滔不绝,但是现实生活中,她却是一个性格内向,甚至有些自卑的小姑娘。雯雯妈妈也表示,女儿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信,也不会主动和人交流。但是,一拿到手机,就像变了个人似的,“交流很主动,话也变得很多。”

“抖音从设计上就有使人成瘾的特性,这对于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成就感、自控力较差的青少年而言,更甚。”徐鸥告诉记者:“如今雯雯心智欠成熟,但她对自己的认知,全部来源于抖音中陌生人的评价,她常常会忘记自己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年龄阶层,她总觉得自己的同学都很幼稚,这其实是很危险的。”

徐鸥表示:“在网络中,当所有人一夜之间都把你当成公主,就会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你觉得自己真的成为了公主。这样,一旦回归现实生活,就会形成很大的落差,而青少年往往更加难以接受,便会选择继续沉迷其中。”

任何一种心理现象,都是多方因素综合引起的

如今,抖音正通过多种方式让人不断沉迷,被人称为继游戏之后的另一种精神鸦片。但是,徐鸥认为,任何一个青少年的心理问题现象,都是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社会因素等综合引起的。

据悉,初二上学期的一节数学课上,一名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了雯雯。此后,雯雯便对该老师产生了强烈的反感,看同学的眼神也认为大家都在嘲笑她。因此,在校成绩下降,厌学心理越来越严重。

今年寒假过完,她就有了不想上学的情绪。正巧,QQ群中有人向她推荐了抖音。此后,不愿意上学的欲望,通过该平台不断被发酵催化,最终休学。

平常,雯雯的爸爸由于工作原因,长期出差在外。妈妈全职在家,还要同时监管雯雯和妹妹两个孩子。自雯雯休学迷上抖音后,妈妈内心着急,对于她的管教几乎涉及生活方方面面,却没想到适得其反。爸爸三天两头跟雯雯讲道理,有一次愤怒到了极点,还摔了手机。

这些强制性的戒断行为,反而引起了雯雯更大的抵触。她绝食、锁门,与父母发生了数十次的争吵。最终,雯雯越来越沉迷于抖音所营造的世界中,与现实生活不断脱节。

对此,徐鸥表示:“从家长层面来看,如果反复说教、争吵后都没有效果,说明强制性教育已经失效了。家长高压式的关注,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痛苦。这时候,家长首先要承认现实,情绪平和地面对,让孩子慢慢脱离成瘾状态,而不是简单粗暴一刀切。”

其实,抖音成瘾是一种行为上瘾,跟物质上瘾(比如药物及毒品上瘾等)的生理机制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刺激大脑中同一个区域出现的结果。

在徐鸥看来,抖音同时兼具阳性强化和阴性强化两个特点。

阳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有明显的正性奖励作用,使行为获益,从而导致该行为发生频率增加。例如,抖音通过点赞、赚钱等奖励,让雯雯在认知和情绪水平上,产生了短期的正性体验,满足了其自尊、自信等需求。

阴性强化,是指行为的后果可以避免和减轻某种痛苦和不快。当行为成瘾后,现实的适应功能明显受损。父母的责备、批评,让雯雯丧失了对生活的控制力。而摆脱这一境况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再回到抖音中。抖音带来的兴奋和成功的体验,使雯雯对现实中的苦恼、无助,失去控制和无价值感一扫而光。

因此,解决青少年抖音成瘾现象,也需要家庭、学校、平台、相关部门等各方面形成合力,共同应对。

好在,经过五次的咨询治疗,目前,雯雯与人当面交流的能力,已经逐渐流畅。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社交功能有所恢复。“跟父母协商之后,她的阻抗心理也减少了很多。”徐鸥说道:“现在雯雯已经答应,九月份会去新的学校继续学习,也承诺会把学习生活往前靠,还跟父母约定了每周玩抖音的时间。”

记者手记

采访完徐鸥医生,打开抖音看了看,不知不觉,又过了半个小时。如今,许多成年人尚且沉迷其中,何况是自控力较差、又在上面得到了不少点赞,才刚读初二的雯雯。

数据显示,抖音上大约22%的用户每天使用该应用超过1小时,抖音目前的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已经达到 0.45,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月有 13.5 天会打开使用这个应用。而那些沉浸度较高的游戏比值通常在 0.3-0.6。这说明,如今抖音已经成为了一个堪比游戏,让人沉迷的应用。

它对青少年带来的影响,亦让人警惕。雯雯因为习惯了在抖音上获得满足感,不愿意再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她在认知的舒适区里乐不思蜀,却忘记了世界的多元和宽广。

此外,近日武汉多名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在抖音平台上,或模仿视频里的夸张动作,或浓妆艳抹扭来扭去,或加数十个广告群、兼职群等,每天乐此不疲和各种人互动,还做起了“小生意”。上周,抖音又被曝出平台上出现“我妈妈死了,能够给我一个赞吗”的直播短片,并遭到了多名未成年孩童模仿。

尽管抖音已对相关影片作出下架处理,但其易上瘾、内容低俗、有安全隐患、影响孩子认知这“四宗罪”,再次被摆上台面。关于青少年抖音成瘾问题,再度引发关注。

作为互联网公司,在资本和市场快速“催肥”的过程中,抖音势必会将快速增加用户流量作为首要目标。而青少年作为其中庞大的消费和制作群体,如何满足这个群体的网络社交需求,亦是研发关注重点之一。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不顾及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今年4月上旬,抖音宣布推出反沉迷系统,包括:时间提示功能和时间锁功能,成为国内第一个上线防沉迷系统的短视频产品。7月26日,抖音官方又正式宣布推出“向日葵计划”,将从审核、产品、内容等多个层面推出10项措施,助力未成年健康成长。

不过,从目前来看,效果并不显著。记者发现,即使在青少年反沉迷系统中设置了时间锁,两个小时后需要输入密码。但只要将软件卸载重装,仍可以继续刷视频。而针对一些炫富行为、苦情戏码、恶搞行动等视频,依旧能在抖音平台上看到。

防沉迷不是产品监管的避风港。无论是出于自我驱动还是形势所迫,既然出台了防沉迷系统,就应该将其落实到位,做好平台产品、内容等审核工作。言行一致做好自己的本分,不仅能赢得好口碑,对于今后整个互联网行业的产品生态发展,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当然,青少年抖音成瘾现象,也不可一味只将责任甩给平台。未成年人在网络上无法准确辨别暴力、诱惑等信息,除了抖音自身的防治外,也需要家长、老师协力,适当关注孩子的动态信息,给予他们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尽早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原标题:初二女生沉迷抖音反问医生:能靠它挣钱 为何还要上学?


品牌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