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风向标 升级指导
品牌发声 对话领袖
优选行动 以往鉴来
品牌升级 塑造形象

曹培鑫:新形势下传统媒体的生存之道

来源:环球时报 发布时间:2018-09-12 14:49:24 1875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逐渐取代传统媒体的主流地位,让许多传统媒体失去了应有的期待与方向。

这常常让聚集了传媒精英,能生产出严肃而高质量媒体内容的传统媒体产生丧失价值感。那么,传统媒体到底怎样才能找回自己的价值支点,化解当下的“身份危机”呢?我们不妨从一段逸事谈起。

据《后汉书》记载,《论衡》的作者王充年幼家贫,他流连于洛阳城的大小书店,随便翻阅就能过目不忘,遂博览群书,成为东汉最重要的思想家。今天我们可以发问,王充不购买而消费的行为,最终会促进书籍的销售,还是妨害书商的利益呢?有人会说,如果人人都如王充,读而不买,书商还怎么卖书赚钱呢?也有人会说,借由王充的阅读和传播,自然有人闻讯前来购买,书自然卖得更多。

两方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作为故事的另一面,王充的成就,与他博览群书的所有作者紧密相关,正是他们过去辛勤创作的劳动成果,才成了王充才华与能力的源泉。将王充的故事平移到当下,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不管今天的受众更愿意选择哪个平台——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首先要有人为他们创造媒体内容,供其“消费”。在这一点上,持平而论,功劳更应该归于传统媒体的生产者们。举例来说,调查性报道、国际新闻、重大灾难等传播内容,几乎要全部仰赖传统媒体的专业化水准、训练有素的报道队伍,以及取舍有度的传播伦理判断。也就是说,在媒介生产的第一线,传统媒体勇担重任、从不缺席。

不仅如此,百年新闻学教育,近70年的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都塑造了我国独特的新闻传播理论体系、实践传统和传播人才队伍,虽然随着时代变迁不断调试,但终究是当下我国繁荣发展的传播事业最重要的肇因。我想,这就是传统媒体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因此,传统媒体当下的迷茫,可以被简述为“市场的迷茫”。新媒体的到来,改变了原有的媒体与受众紧密和谐的二元关系,将两者之间拓展出一个更复杂的市场空间,而自己在这个空间里借由传播科技重组结构,占尽先机。这个由新技术、新的参与者开创的“新游戏”既然已经开局,传统媒体只能迎难而上。

那么,要在市场交换原则基础上,最大化地实现传播内容的使用价值,传播市场就不能奉行一般的市场交换准则,而需引入非市场化的规约机制,防止“市场的失败”。近期政府相关部门对部分新媒体传播的惩戒行为,就体现了这种非市场化的规约机制。

在这一点上,传统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因为其传播机制本身就具有重要的公共属性,而改革开放以来的传媒市场发展,也让传统媒体锻炼出在市场上存活的能力。此外,国家未来的传播政策制定与监管的实施,也必定会为关注内容质量、关心受众权利的传统媒体创造出更合理的市场环境。

传统媒体是有着文化底蕴和气度的文人,新媒体是时代发展的快餐,无论何时,传统媒体的核心价值都无法被替代。

因时而动,因地制宜,创造内容生产和受众之间的心的桥梁,是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需要思考的不变的话题。

原标题:曹培鑫:传统媒体如何迈过市场迷茫


品牌档案